为什么手机屏幕感觉湿润?潮湿问题如何解决?——2024指南

2024-09-28 13:00 浏览:290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若使用的vivo手机,设备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各类电子元件运行发热、外部环境温度高、应用程序功耗大、大电流充电发热等。不同机型的发热程度不同,主要是由于硬件配置、散热设计、使用场景等因素的不同导致

若使用的vivo手机,设备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各类电子元件运行发热、外部环境温度高、应用程序功耗大、大电流充电发热等。不同机型的发热程度不同,主要是由于硬件配置、散热设计、使用场景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的。

手机内部热量主要通过机身向外传导散热,因此握持设备会感知到温度升高,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环境温度能达到30℃以上,手机散热较慢,工作温度极其容易超过人体体温37℃,热感就会更加明显。手机内置有智能温控调节功能和高温保护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当设备发热时,可以通过自助检测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和降温。可以在桌面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检测>充电、耗电与发热>发热】或桌面打开【vivo官网APP>我的>(售后服务)检测助手>充电、耗电与发热>发热】检测设备的发热情况,并按照指引对设备进行降温。

一、设备日常使用发热通用缓解方法:

1.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环境,因环境温度较高,手机散热会变慢。

2. 适当调整系统和应用设置:根据自身需求适当调低系统和应用设置(亮度、帧率、分辨率等);

3. 手机降温&清理后台:进入【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经常进入手机后台,点击“X”一键加速清理后台程序;

4. 充电时尽量避免使用设备:手机充电存在能量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一定热量,闪充机型充电功率较大,发热量会更高一些,充电期间使用设备会增加运行功耗,导致热量增加;

5. 使用原装充电器数据线:非原装充电器和数据线可能与手机不兼容,不能保证充电时电流的稳定性,可能会引起发热。

6. 高功耗场景适当休息:玩游戏、刷短视频、直播等场景,处理器、屏幕、WiFi等功能持续运行,会产生一定热量,且手掌长时间握持设备,机身表面散热不佳,合理调整游戏时间,可以减少设备发热,刷短视频等场景可搭配支架,更有利机身散热;

7. 正确选用保护壳:选择轻薄易透气的保护壳(如原装保护壳),尽量避免选择不易散热的保护壳。在使用重载场景时,可以借助散热背夹、风扇等设备辅助散热。

二、常见的发热场景和缓解办法:

1. 充电时发热:手机充电存在能量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一定热量,闪充机型充电功率较大,在缩短充电时长的发热量也会更高一些。前台应用也会叠加发热量,使得发热加剧,这是常见的发热现象。

2. 使用标配充电器和数据线充电;

3.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4. i管家一键降温: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

5. 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5. 玩游戏发热:设备运行游戏时,机身内处理器高速运行,屏幕、扬声器、WiFi等器件协同工作,数据处理量较大,功耗相对较高,导致明显的发热情况。如果开启了Monster/BOOST模式,系统会处于高性能模式运行,耗电量和温度会大幅增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考使用建议调整相关设置。

6. 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7.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8. 根据自身需求调节系统和应用设置。

9. 进入游戏魔盒选择均衡模式/省电模式,【游戏界面>侧边滑出游戏侧边栏>性能面板>选择均衡模式/省电模式】;

10. 游戏设置中适当降低游戏特效/分辨率/游戏帧率/画质等;

11. 清理后台程序:进入游戏前,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

12. 看视频或直播发热:播放视频或观看直播时,屏幕长期处于亮屏状态,机身内处理器、扬声器、WiFi等器件长期工作状态,电量消耗和发热量较大,如果使用移动网络数据,设备发热会更加明显,这是常见的发热现象。三方应用的新功能和新特性也可能会导致功耗增加,从而加剧发热。

13. 系统和应用新版本会持续优化使用体验,请保持最新版本使用;

14.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15. 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16. 取下保护壳,使用支架或散热背夹辅助散热。

17. 升级后发热:系统三、冬季手机屏幕出现水分的缘由解析

这是一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使用手机时,室内温度和手机屏幕温度之间的差异会导致空气中水分子遇冷凝结在屏幕玻璃平面上,形成微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手机屏幕上的水分。

当我们用手触摸手机屏幕时,手的温度(大约36度)会传递给手机,而手机的温度通常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近。由于手机内外温度的差异,当触摸屏幕时,外部温度相对较高,内部温度较低。当手机外部受到手的温暖时,内部可能会出现反潮现象,导致水分出现。

如果只有手机屏幕外表面存在水分,通常可以使用纸巾轻轻擦拭即可。如果手机内部进入了水滴,情况就更为复杂和紧急。应立即取下电池,强制断电,以保护主板不受水损害。建议使用吹风机以微风模式将手机慢慢吹干。在吹的过程中要稳定吹风,避免随意晃动。如果手机不慎进水,切记不要进行任何按键操作,特别是关机操作。因为任何按键都可能导致水分随着电路板流动。

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关注手机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损坏问题。在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低温保护机制会使其失去活性,导致电量减少和充电速度减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为手机配备保护套,并尽量避免在室外低温环境下使用手机。

下雪天走路时,由于手和手机都容易受冷,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手机。如果必须在寒冷环境中使用手机,可以将其转移到温暖的室内进行充电,或者尝试在手机旁边放置暖手袋或一杯热茶,这样可能会使充电速度加快。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气房时,不要立刻掏出手机使用。因为室内外温差大,手机内部的空气可能会因温度变化而凝结成水珠,导致电路板短路,可能会造成手机损坏。在使用手机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