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电子时代,无论孩子还是大人似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但孩子不比大人,如果习惯了某种行为模式,将来很难改掉。而且花太多时间在电子产品上,孩子就会在其他地方缺失。对他们的学习和认知都有影响。
问 10个家长,10个不赞成孩子过度玩手机。但要不要禁止孩子玩手机,却是看法不一。
我比较赞同不禁止,而且我家里也从不排斥孩子玩电子游戏,现在孩子也养成了非常良好的使用习惯。
我不禁止孩子玩手机,是处于这几方面的考虑:
1. 社会现实:我们周围充斥着电子产品,孩子可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被吸引。孩子有欲望,要疏导,给个出口。不然只能越积越多,将来一有机会就不可收拾。
2. 手机的价值:手机上的游戏你说完全有害吗?也不是。游戏是互动式的,比看电视更有参与感。现在很多儿童游戏对孩子都有帮助。比如编程游戏、语言游戏、绘画游戏。而且手机上也有许多学习app,我的孩子就经常使用一些音频app来学习。
3. 合理利用:孩子适当玩手机可以,但不能过度使用。如果父母约束得当,孩子便能利用手机来学习、娱乐身心。
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每日规定时长,内容必须健康,立场坚定,提供多样欢乐。
- 每日规定时长:30分钟(孩子还小,5岁多,大孩子可适当延长)。
- 内容必须健康:我会筛选内容,尽量宽泛,但是不适合幼儿的我坚决不让她玩儿。在安全范围内,她可以自己选取。
- 提供多样欢乐:定好规矩后我会坚决执行,不会因为孩子出门无聊,或者哭闹而纵容。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知道家规就是这样,也能接受,形成习惯就好操作了。为了不让孩子总想着玩游戏,我会提供多样的欢乐。比如跟孩子一起做游戏,陪孩子做手工,出去运动,读绘本。孩子的生活够丰富,就不会总想着从一种方式中取得欢乐。
总结起来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给孩子的欲望出口。合理利用手机,给孩子限定时间、给孩子提供多样的欢乐,这样孩子便养成利用手机不沉迷手机的好习惯。
### 二、如何看待孩子玩手机
这个问题是高科技术发展的今天当前人们讨论的话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围绕孩子身体发育,特别是儿童如何保护眼睛的问题而引发的。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电子科技产品的研发问世,孩子如何面对手机电脑已经无法抗拒回壁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作为家长要拿掐有度,一味的禁止与当下时代不符。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作法,而且肯定的说行不通。家长应该掌握尺度进行引导教育,即达到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又从手机中学到了知识。这也是当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新型问题。
手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还会有着很大的留存,我们要客观看待玩手机这个问题。毕竟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是工具就是为我们所支配和使用。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越禁止,反而在越让孩子在玩手机时候获得了极大的快感。孩子只有在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才更容易放下。这有点像越得不到越想得到的心理。
当我们禁止的时候,也就是剥夺孩子对手机或者电子产品的链接的时候,其实也就剥夺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链接和适应能力。毕竟,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我们没法把手机从生活当中剥离出去,而且现在的教学也需要,生活也需要,工作也需要。从这点来说,禁止显然不现实。
以身作则,如果我们要禁止孩子玩手机,那首先我们自已要做好榜样,不能我们不让孩子玩,自已却一个劲的刷手机。我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也不让她玩,结果她说:凭什么你们大人能玩,小孩子就不能玩。所以你看,很多时候我们禁止,孩子可能没有力量,迫于父母的权威没有说出来,但不代表孩子不玩他就真的不想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
我们之所以会禁止孩子玩手机,原因可能是:
1. 担心孩子玩手机游戏,担心孩子上瘾,影响学习
2. 担心孩子玩手机影响健康,比如视力下降、驼背等
3. 担心孩子玩手机会接收到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如暴力行为,骂人等
在面对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我们往往表现的是不想管,不敢管和不会管,最根本的是不会管。所以教会孩子如何用手机如何和手机相处才是我们要做的功课。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是可以玩的,这不是一个坏东西,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用的工具,是一个中性的存在。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让孩子又可以玩手机又消除我们的担心呢?
1. 丰富孩子的生活:比如阅读、和小伙伴玩、接触自然等给孩子有玩的机会和空间选择大了之后玩手机就成了其中一个选择可以有效把孩子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2. 平等尊重:给孩子自主选择和决定权比如允许孩子玩手机我们约定好时间让孩子自己定时通常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独立安全感。
3古人早就说过“堵不如疏”,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同样如此。家长们担心孩子沉迷于手机,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但是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手机,并不是长久之计。相反,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明确使用时间和目的。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了解手机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等,让他们体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禁止孩子玩手机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家长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对于孩子使用手机游戏持有一定的态度。我允许我的孩子玩一些手机游戏,甚至帮助他提升游戏中的铭文装备,以此来增强他的游戏体验。结果,他的游戏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从白银段位跃升至钻石段位,在同班同学中也是名列前三。这令我的孩子赢得了同学们的敬佩。
我认为让孩子玩游戏并不是无限制的放任。他必须在完成作业后才能玩游戏,这是为了确保他的学业不受影响。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我们会禁止他玩游戏,以保障他的学习效率。由于我孩子现在上五年级,学习任务加重,所以他现在每周只玩一两把游戏。
在我年轻的时候,比如一二十岁,我每天都可能去网吧,那是因为当时家里没有电脑。我的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脑,还有几个他喜爱的游戏。对于他来说,电脑并没有那么新奇。我预期,我儿子在长大后,不会对手机游戏有过度依赖,这是因为他从小就接触并适应了科技产品。
相反地,我看到过一些同事的孩子,他们从未接触过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导致他们在与同学交流时被疏远。这使我意识到,适度的科技接触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要让孩子不沉迷于手机,一是要控制使用时间,二是要培养孩子丰富的兴趣爱好。我儿子就是魔方小达人,还在学习围棋等其他技能。
就我个人而言,我从事工作,相对熟练的电脑技能使我在工作中受到重视。这也让我反思到电脑和手机等科技产品其实是一种工具,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便利,但也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手机刷媒体和看书一样,都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只要孩子不是过度沉迷于游戏,这就是可以的。
在最近的一次带女儿打疫苗的经历中,我观察到很多家长在等待时都让孩子玩手机。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看手机。我认为这可能对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特别是在他们还在发育的时候。
对于如何处理孩子想要玩手机的问题,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手机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玩具。我的女儿也想要玩手机,但她更希望我能陪她听故事。我会尽量多陪她,和她一起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问题。要让孩子明白,这些电子产品只是生活的辅助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要尽可能地高质量陪伴孩子,引导他们多读书、多去自然界长见识。关于孩子对于手机和电脑游戏的沉迷问题,我持乐观态度。在我看来,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自控力会逐渐提高。即使在没有家长干预的情况下,孩子也能够逐渐理解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并学会自我控制。
当孩子问起“为什么别人可以玩手机我不能时”,家长们需要注意自己的回应方式。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亲子关系的微妙变化。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哭闹和哀求时,会无原则地妥协。这种摇摆不定其实也是一种伤害。家长们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同时保持平和的语气,避免伤害孩子的内心。
回想我小时候,我也曾因为羡慕其他同学拥有某些东西而向母亲提出请求,但母亲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我。那种被拒绝的失落感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很多父母都在家里扮演着皇帝的角色,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这种强势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
当我儿子面临类似问题时,我选择与他耐心沟通,试图让他理解不玩手机的理由。温柔的沟通有时也是一种控制,可能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
相比之下,一些家长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孩子的钢琴老师玫姐,在面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时,她能够坚定而温和地解释原因,让孩子理解并接受。这种沟通方式不仅避免了冲突,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智慧。
再比如,玫姐在面对嘟嘟想去小伙伴家玩的时候,她选择给孩子一个为自己争取的机会。嘟嘟通过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了合理的理由,最终得到了家长的同意。这种做法既练习了孩子的说服能力,又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这种做法值得家长们借鉴和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所以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而有原则的处理各种问题同时还需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关于教育的话题,我们常常发现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引导和关怀。在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父母才是最了解他们的人,需要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决策。在坚持原则的也要有适当的灵活度,这样才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健康、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
三、面对孩子的疑问“为何我不能玩手机而大人可以”时,我们该如何回应
一、在孩子的世界中,他们常常会看到大人使用手机进行各种活动,比如玩游戏、看电影等。当他们提出“为什么我不能像大人一样玩手机”的问题时,这个问题既让许多家长感到难以回答,也让儿童专家陷入思考。
二、要知道,孩子们渴望通过手机寻找快乐,与同龄人分享玩手机的体验和讨论游戏的收获。在他们眼中,手机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宝盒,里面装满了无尽的可能。
三、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玩手机。而是要耐心地告诉他们,无论是青少年还是幼儿,他们的身体都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近视,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使用手机对视力的影响较小。
四、科学家建议,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都应当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每次使用手机或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长时间看手机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业。
五、有些孩子因为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或恐怖动画片,导致白天精神恍惚,晚上做噩梦。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孩子会模仿手机上的行为,比如看到有人离家出走的视频后,也会产生模仿的冲动。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明确告诉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六、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好榜样,合理使用手机,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手机。如果孩子真的想玩,我们需要为他们设定时间,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家庭娱乐等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真正远离手机,成为一个思想健康、学习上进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