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手机销售排名背后的原因:为何市场销量未达预期?

2024-10-04 19:42 浏览:255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1、自从步入智能手机时代以来,国产手机品牌迎来了快速大规模的爆发和崛起,涌现出了以小米、华为还有OPPO、vivo等众多国产厂商,他们不但从三星、苹果、LG等手中抢到了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份额,而且还在欧洲、印度等

1、自从步入智能手机时代以来,国产手机品牌迎来了快速大规模的爆发和崛起,涌现出了以小米、华为还有OPPO、vivo等众多国产厂商,他们不但从三星、苹果、LG等手中抢到了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份额,而且还在欧洲、印度等海外市场逐步赶超他们。

2、其中表现最典型的就是小米和华为。小米称得上是互联网手机厂商的鼻祖,开创了手机新品发布会的先河,大家至今看到雷军出现在小米发布会上都倍感激动。而华为则象征了国产手机中的高端领域,是唯一一个敢将产品定价超过5000元的国产厂商。

3、那么,为何相同的定位,小米手机价格便宜,而华为就价格昂贵呢?

4、历史因素:小米——互联网手机厂商,华为——传统手机厂商

5、众所周知,在功能机和智能手机最早期时代,是没有小米这样名称很接地气的手机品牌的,当时的雷军还主要忙着担任金山软件的经理,但是华为作为传统老牌的通信技术企业,一直在手机领域颇有建树,过去被人们列为“中华酷联”四大巨头之一,其他三家分别为中兴、酷派和联想。

6、那么,小米是如何兴起的呢?雷军当初看到智能手机有望大兴,但是也看到了市场上存在的产品配置较低,价格却很昂贵的现状,所以一口气创办了小米。从一开始便打出“性价比”的口号,主张为年轻发烧友而生,顾名思义就是性能配置卓越,而价格却很低廉,所以烙下了小米现在的超高性价比的形象。

7、产品定位不同:小米定位国民手机,华为定位高端商务旗舰

8、这可能是两者售价差距如此巨大的最重要原因。小米从雷军创始以来,便称要打破智能手机售价昂贵的现状,让人人都用得上智能手机,让人人都买得起高性能手机。所以小米手机至今也被人们称为国民手机。其旗下搭载高通骁龙旗舰处理器的产品售价依然不超过3000元,真正做到了他们口中的诺言,性能顶尖,并且人人都买的上。

9、而华为则不一样,华为一开始也是主攻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奈何无法和小米相抗衡,所以在余承东上位之后,直接转变策略,将用户群体只瞄准高端商务人士,打造高端旗舰产品。从此以后,华为便养成了在欧洲开发布会的惯例,也不断的为产品添加诸如徕卡认证、保时捷设计等高端奢华品牌价值,导致产品售价直逼苹果三星。不过销量依然令人满意,证明这一策略被华为执行的很好。

10、产品成本和利润不同:小米成本比华为低,每部手机赚取的利润也比华为低

11、记得2018年初一些知名市场统计机构的分析数据表明,小米的每部手机赚取的利润仅为68元,而华为则赚取的利润达到数百元,虽不仅三星苹果但仍然比小米高出很多。小米一贯采取的高性价比策略也注定其利润空间很少,而华为主张的高端售价利润当然要很高。

12、小米手机的成本也和华为高端旗舰机的成本相差巨大。一部手机的成本不仅取决于硬件,还包括研发、工业设计等。过去小米手机采用的是顶级硬件,但是研发和工业设计肯定没有华为旗舰系列的要好,所以售价自然不可能太高,但是这几年从小米6和小米MIX系列来看,其设计成本和工业设计正在增加,所以小米相应的售价也从1999元开始上涨到了3000多元。

13、而华为手机始终采用的是自家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处理器,包括徕卡授权的摄像头认证、保时捷赋予的外观设计,这些都是要花费极大的成本,所以说华为高端商务旗舰不仅仅是嘴上瞎吹的,而是“面子”和“实力”相结合的产物,这样成本自然很高,导致售价也很贵。

14、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华为手机的售价要比小米贵的原因。如果华为只谈“配置”不在乎徕卡、保时捷这些商务人士的“面子”的话,那么就是其旗下的荣耀品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荣耀系列和华为旗舰相同的配置,售价却更便宜一两千的原因所在。

二、为什么小米手机销量越来越不行了,质量越来越差,没有以前好

小米的水军实在太多了,天天黑小米这不行那不行,我不懂什么手机里面有多少文章,但是我也不会评论那个品牌手机好与坏,其实国产手机基本上大同小异,都差不多,在于做自己喜欢就行,我谈不上是小米忠实的粉丝,但是我用了小米2部手机,从小米2S到米5,用下来还算可以,没什么问题,不像别人说的那么多毛病,2S用了快5年了依旧完美顺畅,米5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是不是我的运气好,没有买到劣质机。但是作为小米用户还是要提醒一下雷军,别再搞什么饥饿营销了,想入手的用户非常反感的,特别是一些忠实的米粉,雷总对自己小米要有信心,产能上去敞开购买。打到黄牛,小米明天才会更好。

三、为什么现在很少人买小米手机

1、之前智能机刚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