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兄的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我们的教育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近年来,我不断呼吁建立国家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以及汇聚全世界教育资源的开放大学。汤敏的演讲告诉我们,这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前不久在全国人大教科文的一次会议上,我向教育部的主要领导提出了相关建议。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我们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中将落伍。这并非危言耸听。
现在我们谈论的不仅是工业革命,还有教育革命。为何现在要提出革命的话题呢?因为新的革命正在悄然来临,且在最近几个月发展迅猛。英国最知名的经济学期刊《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便聚焦于这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英国的纺织机械化(或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以福特汽车工厂在20世纪初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为标志。这两次工业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形态、历史走向和全球格局。
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呢?它以大家可能尚未熟知的“3D打印机”或数字化制造为标志。数字化这个概念已经讨论多年,但数字化制造业引发革命性变化却是现在的事。过去我们拥有的数码机床或其他设备,都不能称之为革命。
那么,什么是3D打印机呢?它借助打印机之名,实则是一种制造机械。它与激光成形技术相结合,把一个物品分解成众多层面。然后像普通打印机一样,逐层逐行打印出来。它的方式是利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每层的厚度只有头发丝的一半,层层叠加,最后形成一个零件,如一个汽车部件、甚至一座房子都可以。
举例而言,一块火鸡肉块和芹菜可以通过打印制作出来。首先分析火鸡肉块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通过特定的管道逐层打印出来。除了食物,巧克力、糖甚至奶酪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甚至可以打印出航天飞机的模型。
《经济学人》杂志中描述了一个用3D打印机制作出榔头的例子。榔头有铁的部分和木柄部分,都可以逐层打印出来。观看一段视频,即可见证如何用3D打印机制作出长笛。设计好后,各种材料放入机器,然后逐层打印出来,最后组装起来就完成了。
现在更有了大型的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这是一辆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汽车的整体外壳,从小到汽车零件、大到整栋楼房都可以打印出来。这是经济学人杂志的宣传画面:未来的数字化制造方式就是设计师在计算机前设计,然后由这样的3D打印机像工厂一样生产出产品。
去年6月,在荷兰有人用3D打印机成功打印出人的下颚骨并移植到人体上。这块下颚骨是根据人体骨骼元素分析后,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效果非常好。现在有人正在尝试打印整个人体的大腿骨和其他器官。
数字化制造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性体现在哪里?它将取代传统的制造业中大家熟悉的各类机床工具如车床、铣床等机械装备的模式改变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发展它在机器生产加工的技术上不单一重复使用工具在不同定制之间转移工件自由度更高且生产效率极高这是数字化制造与传统制造之间最大的区别正如福特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之后人们对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生产的追求使这种制造方式彻底颠覆传统模式清华大学也开始尝试这种实验性的数字化制造方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等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过去制造业因为追求廉价劳动力转向中国但目前的发展趋势更注重质量精准的研发更需要融合与传统劳动力经济的区分我们之前过分追求价格低廉的低附加值生产为了完成这一转型资本和企业可能会选择回流发达国家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最近调查显示近四成的美国企业计划将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如此变动我国也正面临着危机和思考之前与廉价劳动力密切相关的中国企业在新生产力冲击下存在可能会迁移出中国经济飞速增长造成的结果就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选择回归本土以应对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不被甩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们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我们忙于推翻封建统治和军阀混战而错过机遇如今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是否会被甩远或者说我们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去面对这一切?文章发布以后各位不妨交流看法可一同探讨共同学习如何应对新时代的发展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也请一起思考和展望中国的教育改革该如何满足未来的需求适应新的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呢?我提出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要首先从教育开始。因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技能,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需要一大批非常能够追踪尖端科学最新发展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不太适应这样的情况。而我们现在急需产生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适应新形势的教育来。
而值得担心的是,教育这个领域也正在悄悄的发生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对我们的冲击,不亚于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冲击。
那么教育又在革什么命呢?它是怎么发生的呢?它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大概十天前,纽约时报有一篇专栏文章,题目是大学网络化已成不可阻挡的浪潮。它提出来教育也与传统的报纸杂志行业的命运如出一辙。这是什么意思?大学网络化不是说把互联网接入大学就完了。这在二十年前,十几年前都接入了。但是教育网络化完全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把教育与报纸杂志行业来对比?因为纽约时报这些平面媒体感觉最为强烈。十年前,他们还很牛,觉得平面媒体没问题,以为上百年的这些报纸可以一直生存下去。十年前,在报纸等平面媒体上,开始了新媒体的革命。网络媒体逐渐开始侵蚀平面媒体的领域。现在你去看当时很牛的华尔街日报现在变成一小张小版的了。现在很多非常著名的报纸可能就会关门。平面媒体也是越来越困难。我们当时读书的时候,远东经济评论是非常好的一本杂志,现在已经几乎消失了。因为这种新媒体的革命,这种网络化的革命,已经对传统的报纸杂志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正在开始新的革命。而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最近的几个事情。一个是在两三年前,出现了一个不见经传的一个称之为可汗学院的一个教育机构。这个机构就是由一位美籍印度人创建的。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毕业生,炒股票期权为生。他住在波士顿,他的侄子在新奥尔良,请他来补习中学课本。印度人跟我们华人一样,大哥哥大姐姐来做家教责无旁贷。但是这么远怎么做家教呢?他首先通过远程方式来跟他侄子讲。讲完以后,干脆录下来,挂到网上,他侄子就不用老找他了,没搞懂上网看看他的视频。这个视频挂在网上被很多别中学生看到了。可汗这个人非常聪明,他把很多的学习怪招都挂在网上,很多人开始看,然后给他写信,说他教得很好。他看了以后特别的高兴,非常受鼓舞,就开始做更多的这种视频,更多的人都来了。后来他干脆股票不炒了,成立可汗学院。现在可汗学院很可能是造成了教育革命最先的开拓者。
可汗学院到目前为止现在已经开出了3000多门课,成立公司。他现在在斯坦福附近找了很多的学生跟他在一起来弄。有意思的是,他不但把这些课挂上去,而且他甚至开始和美国十几个学校进行合作,开始一些很有趣的实验,而且是非常革命性的实验。
第一个变化叫教育的游戏化。他把很枯燥的学习,把那些数学,物理,化学课程游戏化。像网上游戏攻关一样,这关过了以后给你奖给你胸章等。他发现发胸章的课有很多学生学选。而且他有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叫满十分过关。大家都上过学。中学小学课本中的概念都是一个概念接一个概念。头一个概念没搞清楚,老师开始讲第二个概念,你这个学的不好,第三个概念又来了,前后没有搭上,后面就赶不上了。很多的学生就是因为这样基础没有打牢。他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学生考试得了95分,那应该是很好的成绩。但是没有人问那5分他是怎么丢的。很可能这个5分,就是某一个概念没有搞清楚,这个5分很可能变成他未来的拦路虎。可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称之为满十分过关。学完一个概念以后马上就测验,就像攻关一样,像打网络游戏攻关一样,你要不得到百分之百,把这个概念全搞清楚,你就过不了下一关,要保证你每一个概念都是真真正正全搞懂了。
第二是可以真正的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有不同的进度,因为在网上学有不同的进度。老师真正有时间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可以快点慢点,因为可以随时上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课,
第三,更有意思的叫反转式教学法。过去我们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学生回家做家庭作业,交给老师,老师给你改。但是可汗学院把这个方式整个反过来。既然这些课网上有了,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家里上可汗学院的课。到学校干什么呢?到学校反而是去做作业。因为做作业的时候,他可能需要一些人帮助,需要老师给他辅导,需要同学给他辅导,那么他就可以到学校去做作业。这种模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整个颠倒了。
这些看似是一些雕虫小技,但是你们想一想。我们清华大学的学生,很想跟教授多交流,但是交流不了。为什么?他来上课就来讲,讲完以后有几分钟提问很快就走了。老师年复一年重复同样的东西。既然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教授的课录下来。我们在家里把它看了,看了以后教授到这儿来的时候,什么都不干,直接和学生对话就交流。这时候你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了教授的智慧,他跟你的回答,你再看了以后,有哪些不清楚的东西,或者产生新的想法,你跟这个第二个教学改革是引入线上提问机制。这项举措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一旦有任何学习上的疑问,他们能立刻将其挂至网络平台,随时寻求解答。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答案往往来自同时修习这门课的其他学生。由于有数万名学生同时选修这门课程,其中不乏聪明才智之士,他们常常为彼此答疑解惑。而吴教授也针对这一平台进行了一项独特的创新,如同谷歌搜索一样,能够突出点击率最高的精彩问题与答案,使得这些问题答案的讨论更易于查看和参考。如此的交互与贡献让海内外的学习者共享智慧。学生们不仅能够轻易获得更多的解答与探讨,也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
第三个教学创新是实施了反转课堂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课程资料都已挂网,学生可以在家中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则有更多机会与老师直接交流讨论。斯坦福大学曾采用这一方式,并发现学生的出勤率显著提升,从原本的30%飙升至80%。这样的方式也鼓励学生们与老师持续交流沟通,不再仅仅是单向的授课,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公司与全球顶尖学府如密西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展开合作。近期,风险投资公司向其投入了高达一千六百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们致力于开发各种语言的教学资源。哈佛大学与MIT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他们开始尝试将这种网络教育模式引入他们的教学体系之中。人们戏称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的网上公开课是“将20世纪的教学方法搬到网上”,而斯坦福大学的这种方式被视为革命性的创新。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进步,究竟谁将主导未来尚不可知。
这就是我们当前所经历的教育革命。这场革命并非来自遥远的过去或未来,它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且每天都在变化。对于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以及青年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果我们不能跟上这场教育革命的步伐,就可能像工业革命时期那样被时代所淘汰。想象一下,如果哈佛大学和MIT的课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轻人所掌握,十年后将有数以亿计的印度年轻人拥有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学位。这样的局面下,我们中国若仍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面对数字化制造业革命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2.0革命的双重挑战和机遇,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应对。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的高考制度感到失望和沮丧。但未来他们有机会学到世界一流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都可以获得学分,比如通过在斯坦福大学或哈佛大学学习并考试通过,他们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果我们不能跟上这个潮流,我们就会落后于世界水平一大截。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和家庭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我们的基础教育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前面。然而新的革命又是一场新的竞争。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最新的变化和革命,以确保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能够保持在世界竞争的前列。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场革命的挑战和机遇。这不仅仅是和国家的事务,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其中。我所参与的友成基金会也在积极推动教育革命的进程。尽管我们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
关于得物95闲置的手机是否为正品的问题:是正品。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得物95闲置的手机是在得物平台上经过认证的商品之一。95分闲置是得物的一个区域划分,指的是用户售卖的商品不是全新的但品质良好且价格相对较低进行售卖。“95分”平台承诺为正品交易平台并提供了保障措施。
关于95分手机二手优品服务:这是得物平台为用户提供的一项服务。它旨在为用户提供全流程的二手iPhone寄卖服务程序。通过这项服务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二手iPhone寄卖给平台并享受专业的服务支持以及交易保障措施从而获得更好的交易体验和价格优势。
对于在95分购买二手苹果手机的情况:购买二手苹果手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当你对手机的性能、功能和预算有所要求时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一台功能正常的二手苹果手机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购买前要仔细评估商品描述及实际使用状况并根据个人需求做出决策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咨询其他用户的使用评价和反馈来帮助你做出决策当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进行交易时要确保选择可靠的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以保障自己的权益和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相关网站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