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关注手机CPU?解锁你的手机性能秘诀,掌握查看CPU的正确方式 —— 深度解析在快节奏的技术领域背景下2024如何选购智能手机的核心CPU

2024-10-05 14:30 浏览:172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看手机CPU的具体数值:1. 在设置中查看。打开手机的设置应用,在“关于手机”或“系统信息”等选项中,可以查看到手机的CPU型号和频率等信息。2. 使用第三方应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查看手机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看手机CPU的具体数值:

1. 在设置中查看。打开手机的设置应用,在“关于手机”或“系统信息”等选项中,可以查看到手机的CPU型号和频率等信息。

2. 使用第三方应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查看手机硬件信息的应用,如CPU-Z、AIDA64等,这些应用可以显示CPU型号、核心数、频率等详细信息。

3. 通过手机厂商官网查询。如果您知道自己手机的具体型号,可以前往手机厂商的官网查找相应的产品信息,其中会包含CPU型号和频率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手机型号的CPU型号和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数值可能会有所区别。

二、手机运行软件,看视频是否流畅取决于内存还是CPU

手机运行软件,看视频是否流畅取决于内存还是CPU?更多取决于CPU。你提到的运行软件,就看作是运行一款软件,运行一个软件其实512mb的RAM完全够用。如果是多任务,RAM更重要。看视频是否流畅,取决CPU的解码能力,有的双核硬解720p卡,有的单核解1080p流畅。并不是cpu性能好,解码能力就好。

软件的运行效果还是要靠优化,例如现在的安卓四核旗舰,cpu配置比iphone5高好多,但运行软件的效果和也就和4s差不多。这是因为ios设备的软件针对性强,都是经过专属优化的,可以通过软件本身进行绘图加速。所以尽管iphone5的cpu配置并不高,在软件的开启速度,运行体验方面都是秒杀安卓全家的。

综上,单任务软件,优化>cpu>ram。

三、为什么手机电脑只看CPU,电视机除了CPU还要看GPU

1. CPU是电子产品的最重要的元器件,是运行处理的基础,CPU的好坏决定了运算速度的快慢,GPU是图形处理器,看电影玩游戏等处理复杂运算任务时GPU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所以GPU对于智能电视来说同样重要。

2. 图形处理器(英语: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缩写:GPU),又称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显示芯片,是一种专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游戏机和一些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用途是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并向显示器提供行扫描信号,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电脑主板的重要元件,也是“人机对话”的重要设备之一。

四、电脑CPU有超线程,为什么手机CPU没有超线程设计

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最早是英特尔提出并应用,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在单个核心处理单元中集成两个逻辑处理单元,从而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处理两个分别进行整数核浮点运算的线程,模拟双内核运作。一个拥有超线程技术的CPU,可以模拟成2个CPU。

超线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程序的一个进程可以分成多个线程,超线程技术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让两个逻辑处理单元同时处理两个线程,一个进行密集运算,一个处理输入输出、人机交互等,行话叫“并发异步执行”。没有运用超线程技术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线程,先处理密集运算,再处理输入输出、人机交互,让线程排队等待,行话叫“线程堵塞”。

可以看出,超线程技术可以省一半的程序执行时间。手机CPU不采用超线程技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手机的APP绝大多数都不是复杂应用,用不到超线程技术。更重要的是,超线程技术采用的是两个逻辑单元,可以理解成是两个“软核”CPU,和多核CPU这种通过硬核提升程序执行效率的设计理念相比,优势并不突出。手机CPU设计满足的是在减少能耗的前提下提升性能的需求,因此“大核+小核”的多核模式比超线程技术更适合。

超线程技术是指,对于单一处理器核心来说,虽然也可以每秒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某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处理,也就是单线程。超线程技术能够把一个物理处理器在软件层变成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使处理器在某一时刻,同步并行处理更多指令和数据,也就是超出数量(2)的线程数。当然了实际效能不可实现双倍提升,毕竟物理核心只有一个。这就是逻辑多核与物理多核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超线程是一种可以将CPU内部暂时闲置处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技术。这项技术主要作用在intel和AMD的处理器当中,在不大幅增加芯片面积的基础上对于提高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有明显作用。使用多线程技术的处理器需要在微架构上进行设计,手机CPU的ARM架构在设计上就不考虑超线程,而是使用增加物理核心,每个核心有独立的流水线,独立的缓存。这种方法有利于降低功耗,虽然会导致面积增大,但对于手机CPU来说,能耗比相比于性价比更重要。这是取舍问题,超线程技术并不是什么能大幅度提升性能的技术。

手机上的CPU也不是没有用过超线程技术。像几年前的联想k900,摩托罗拉MT788都采用了intel的Atom处理器,双核四线程。只是由于android应用对X86的架构兼容性很差,intel慢慢退出了手机SOC的市场。而最近中国国内的展讯,和intel有很多合作,我记得17年展讯在发布会上也说了,展讯以后会推出自主研发的手机CPU架构,带有超线程技术。估计技术也是来自于intel授权。以后能否见到带有超线程技术的手机CPU,就看展讯的计划顺不顺利了。

CPU的超线程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CPU的多核性能,尽管本身占用的晶体管数量比纯粹的物理核心少得多,但是超线程技术的开启也需要消耗不少额外的晶体管和功耗的。因此对于目前的手机CPU来说,8核心已经完全够用了,不管是几个高性能核心与几个低功耗核心结合,都可以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再加上超线程技术的话,那么手机CPU将达到16个线程,这样势必会带来功耗发热的大幅度提升,而对于手机这样的产品来说显然并不需要这么强的性能。

另外就是目前的手机APP大部分还没有对多核心CPU进行优化,因为多核优化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工作,所以这几年手机CPU发展到8核心之后已经减缓了发展速度,说明手机CPU目前还不需要超线程技术,毕竟功耗和续航往往更重要,手机本身也不是电脑那样的生产力工具,所以对性能的需求也不迫切。手机处理器与桌面处理器有所不同,目前的桌面处理器是AMD与Intel的天下,而手机处理器则是ARM的天下。嵌入式处理器和桌面处理器没有可比性,桌面级要求的是性能高,散热与稳定性可以用散热器搞定,而ARM则必须要求稳定性好能耗低。超线程的操作需要硬件和操作系统紧密结合来支持,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安卓与IOS,都没有针对英特尔的CPU架构进行优化。手机处理器无法像电脑CPU那样使用超线程技术。

电脑CPU是复杂指令计算机系统,使用多条指令完成一个功能,而手机CPU是精简指令计算机系统,使用一条指令完成一个功能。复杂指令CPU可以把完成一个功能的多条指令拆分开给多个核心同时运行,而超线程技术则是让一个核心可以运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指令,指令运行效率更高。精简指令CPU一个指令就可以完成一个功能,指令效率很高,无法让一个核心同时运行两条指令。精简指令CPU是没有超线程这个功能的。

未来精简指令CPU肯定会出现超线程技术,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复杂指令和精简指令融合在一起的CPU了。超线程带来的功耗发热也是个问题。手机发热严重,电池也就那么大点,超线程会加大手机功耗,待机时间变短。不如一个处理器核心配一个任务处理起来游刃有余。简单说电脑CPU用复杂指令集,流水线很长,某些运算只占用部分流水线,用不了全部多集流水线,流水线的某几级会闲置,有了超线程可以把闲置流水线资源虚拟出一个新的数据入口。手机CPU用精简指令集,本身流水线就很短,很少有闲置流水线资源,即使利用出来闲置流水线,级数太短也干不了活。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