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机农历为何无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美食一览(2024年)

2024-10-06 19:27 浏览:230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一、关于农历廿十三的小年晚及其由来农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被民间称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传统节日。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作谢灶、祭灶节等。在这一天,灶王爷会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因此

一、关于农历廿十三的小年晚及其由来

农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被民间称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传统节日。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作谢灶、祭灶节等。在这一天,灶王爷会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因此民间有祭灶的传统。据说这一天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由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祭灶活动通常由男子主持。

关于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夏朝,灶君就已经成为了民间尊崇的大神。在春秋时期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说法。在先秦时期,祭灶更是被列为“五祀”之一。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显示出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至于灶君本人,早期的说法中有炎帝、祝融等形象。后来,随着道教的发展,灶神被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掌管住宅和人间事务。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的形象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祭灶的日期,历来有多种说法,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多高达万千,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时间固定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这一天,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二、为何今年小年在农历廿三?不是通常廿四吗?

小年的日期在不同地方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是农历腊月廿三,有的地方则是廿四。这种差异并不存在奇怪之处。农历十二月廿三日或廿四日,民间称之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夏朝,灶君就已经成为民间尊崇的大神。在古籍中,如《论语》和先秦时期的记载,都显示出祭灶仪式的重要地位。祭灶时要设立神主,准备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还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传统带有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痕迹。

十八日以后,中国每个家庭都有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那就是书写春联。根据民间传统,春联是一种带有祈求与祝福之情的对联。人们信奉每件物品,每个空间都必须贴上对联。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对联的数量丰富且内容齐全。在面对神灵的对联中,其文字更是讲究,充满了敬仰与祈福的言辞。例如天地神联:“天恩如海深,地德如山重”;土地神联:“白玉生于土地中,黄金源于大地出”;财神联:“主宰天财的富贵之神,散布福禄的人间之星”;井神联则表现出水源的神圣性:“井底之水能通达四方,家宅之地可达三江”。而对于仓库、牲畜棚等地方的春联则常常传达着喜悦和希望的信息,如“五谷丰收仓满载”,“六畜兴旺”等等。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单独的贴纸祝福,例如在室内都会贴上“抬头见喜”,门对面则是“出门见喜”,旺火上则写有“旺气冲天”,院内则贴有“满院生金”等。而大门上的对联更是家庭的门面,内容丰富多样,情感丰富,常常是抒发情感或描绘风景。

十九日之后,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有进行洗浴和理发的传统习俗。在民间有一句谚语“无论贫富,剃头过年”。在吕梁地区特别注重腊月二十七日用开水洗脚的传统。这个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将脚擦洗干净,尤其是小孩子也要把脚上的污秽全部清除。相传有句俗语“腊月二十七日,婆姨汝子都洗脚。不洗脚的会被流脓害水困扰七个月”。

三、为什么有些地方小年的日期是农历十二月初二十三,而有些地方是腊月二十四

1. 这是由于古代的习俗差异,“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流传至今。

2. 小年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代时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而百姓家则为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

3. 早在宋朝时期已有关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自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会在坤宁宫进行祭神仪式。为了节省开支,皇帝便在同一天举行了祭灶仪式。随后王族、贝勒等人纷纷效仿,也在这天进行祭灶。因为机关和官员们在这一天,工作人员们只能选择在第二天进行祭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习俗。

4.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效仿皇帝的举动,也选择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进行祭灶仪式。到了民国时期,民间形成了“官家过小年在二十三日,一般群众则在二十四日”的说法。北方地区因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地位,多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鄱阳湖等沿湖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习俗,将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尽管日期不同,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始终一致。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