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探究为何人们丧失玩手机欲望,连手机都失去吸引力》

2024-10-06 20:39 浏览:241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一、放下手机,回归真我我曾在沉迷手机的世界里迷失自我,直到我明白了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才找到了回归现实的方法。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包括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个部分。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着我们的冲动行为,而

一、放下手机,回归真我

我曾在沉迷手机的世界里迷失自我,直到我明白了人类大脑的运作机制,才找到了回归现实的方法。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包括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个部分。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着我们的冲动行为,而理智脑则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手机中的游戏和视频正是利用了我们大脑的喜好而设计,给予我们即时反馈和奖励,让我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当我明白这一点后,我放下了手机,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的自我。我意识到手机正在悄悄改变我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所以我决定卸载三分之一的app来摆脱手机的束缚。现在,我更愿意投身于有意义的事情,追求自我成长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二、重新审视手机与生活的关系

我曾因热爱电子书而依赖手机,但后来却发现手机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乐趣。当娱乐逐渐取代了学习的乐趣时,我意识到我已经过度依赖手机带来的刺激和快乐。正如“奶头乐理论”所述,手机成为了一种让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工具,转移了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这让我开始思考:真正的快乐究竟在哪里?于是,我决定放下手机,寻找更美好的世界。我意识到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去追求和体验,而不是沉迷于虚拟的世界。现在,当我放下手机时,我发现现实的世界其实更加丰富多彩。

三、找回学习和生活的动力与兴趣

我开始思考,是什么时候我们习惯了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手机呢?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我们早晨醒来会做些什么呢?大约是在2000年前后,手机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最初的功能仅限于打电话和发短信。那时我刚刚步入大学,购买了新手机后爱不释手,时常检查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尽管常常没有发现新的消息,内心却总会有些失落。

随着手机的不断进步,其功能日益丰富,我们对手机的依赖也愈发严重。我曾深感手机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干扰,让我难以集中精力。每当微信、微博、QQ等通讯工具传来信息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查看,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有次与朋友交谈,他提到他将微信设置为免打扰模式,信息来临手机不会发出提示音,只有当他想要查看微信时才会去主动查看,若有未读信息再逐一回复。我询问他这样是否会影响事情的处理,他淡然地表示,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于是,我尝试效仿,将所有APP软件程序包括微信、微博、QQ等设置为免打扰模式,甚至短信也取消了铃音,仅保留了电话的提示音。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我并未感到因此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即使朋友发来信息,没有及时看到并回复,大多数都是无关紧要的信息,看到后再回复也不迟,真正的急事对方通常会直接打电话联系我。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感觉轻松了许多,不再被手机所牵绊,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精力也更加集中。刚刚设置免打扰时,我仍有些不适应,感觉手机长时间没有提示音,总是想主动查看,但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新的信息。这正印证了朋友的话: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渐渐地,我也学会在睡前将手机调至静音,希望能有更宁静的睡眠。早晨醒来,除了查看时间,我尽量少看无关的信息,选择利用早上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活动或阅读,这些都是极好的。

说到底,手机只是一种工具,而我们才是使用者。如果我们每天被手机干扰和影响,以至于主次颠倒,那岂不是成了手机的奴隶?我们要懂得掌控手机的使用,让它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成为它的俘虏。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