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多用户登录功能解析:多用户模式在手机中的意义与操作

2024-10-07 19:12 浏览:246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ColorOS 7.1系统新增了“多用户模式”,允许用户在系统中添加多个子用户(系统默认添加一个访客),每个用户(访客)相当于独立的手机系统。 多用户模式添加新用户:进入「设置>用户与帐号>多用户」,点击右上角“+

ColorOS 7.1系统新增了“多用户模式”,允许用户在系统中添加多个子用户(系统默认添加一个访客),每个用户(访客)相当于独立的手机系统。

多用户模式添加新用户:进入「设置>用户与帐号>多用户」,点击右上角“+”或下方“添加用户”,输入用户名添加即可。

快速切换用户:「下拉(两次)通知栏>点击右上角“头像”标识>切换至对应账户」,即可跳转至该用户手机桌面界面。

多用户模式删除新用户:进入「设置>用户与帐号>多用户」,点击需要删除用户左侧“齿轮”或“>”,点击删除用户即可。

二、关于vivo手机里多用户的功能

vivo手机的多用户功能允许多个用户登录使用,每位用户都有自己的专属空间,还可以安装自己想要的应用,设置壁纸等。用户还可以调整部分所有用户共用的设置,如WLAN设置等。

多用户即可以多个用户登录使用,每位用户都有自己的专属空间,还可以安装自己想要的应用,设置壁纸等,此外用户还可以调整部分所有用户共用的设置,如WLAN设置等,可与信任的人共享同一台手机,实现独立用户空间实时切换。

可以进入设置--系统管理--多用户,添加用户或访客使用。

当使用多用户功能添加子用户后,在锁屏界面会显示多用户的图标,当前显示图标代表所处当前系统,点击图标,可以随意切换机主/用户/访客。

三、关于vivo手机多用户登录是别人的名字的问题

vivo手机支持多用户账号登录,显示多个账号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显示陌生人账号就需要注意了。多用户登录显示他人账号,说明该设备不是全新,可能被人用过,可以联系服务店检测验机或者官方退货。另外需要注意个人账户安全。

四、关于oppo手机多用户的意思

oppo手机的多用户模式允许用户在系统中添加多个子用户(系统默认添加一个访客),每个用户(访客)相当于独立的手机系统。

多用户模式添加新用户:进入「设置>用户与帐号>多用户」,点击右上角“+”或下方“添加用户”,输入用户名添加即可。

快速切换用户:「下拉(两次)通知栏>点击右上角“头像”标识>切换至对应账户」,即可跳转至该用户手机桌面界面。

4. 访客:临时的次要用户身份,如有人短暂需要使用手机时,可开启访客模式。以下为详细权限和功能说明:

权限概述:

1. 机主权限:

(1) 拥有全面使用手机的功能权限。

(2) 可定义子用户或访客的电话和使用权限,包括添加和删除子用户或访客的数据。

2. 子用户和访客权限:

(1) 具有一定的使用权限,通话和短信功能需经机主用户授权。例如,可在设置菜单中搜索“多用户”设置,点击进入多用户设置界面,然后选择子用户或新用户,开启相应的通话和短信权限(访客模式仅允许开启通话权限)。

(2) 拥有管理自己用户空间的能力,包括删除自己空间的数据。

(3) 子用户不能添加其他用户或管理其他用户,仅能编辑自己的头像和名称,并且只能删除自己。

(4) 访客无法编辑头像和名称,也不能删除自己。

数据存储说明:

1. 子用户:数据正常存储。

2. 访客:每次进入访客模式时,可选择继续之前的设置或重新开始,选择重新开始则会覆盖上次的数据。

多用户功能特点:

1. 桌面设置:不同用户可设置独特的桌面壁纸、主题、布局及切换效果。

2. 系统设置:不同用户的系统开关项独立,硬件设置则共享。

3. 相册:不同用户的照片数据相互独立。

4. 面部、指纹和密码:各用户可以独立设置自己的面部、指纹或密码。

5. 通话和信息功能:机主可设定其他用户是否可使用通话和信息功能。

6. 文件管理:不同用户的文件管理内容相互独立。

7. OPPO账号:各用户可以登录自己的OPPO账号。

特殊场景说明:

1. 通话中无法切换或添加用户,相关操作按钮将无法使用。

2. 无论之前使用哪个用户,重启手机后都会显示机主用户的锁屏界面。

3. OTA/SAU升级消息仅由机主发送。

4. 用户数据可单独迁移,但访客用户数据不可迁移。

温馨提示:

1. 此功能适用于部分机型,未来将拓展至更多机型。您可以通过上述路径查看您的手机是否支持此功能。

2. 第一次使用用户账号时,请进行引导设置。

3. 添加新用户后,该用户需自行设置空间,任何用户均可为其他所有用户更新应用。

4. 最多可添加3个子用户和1个访客。此多用户功能不可卸载,访客模式也不可删除。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