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兴奋症:越看手机越兴奋,久看引发症状

2024-10-12 14:36 浏览:166 评论:0 来源:淘给网   
核心摘要:一、现代人的焦虑:为何手机使用越久,反而越难感受到快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日益增多,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碎片化时间。购物、付款、社交,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恩斯

一、现代人的焦虑:为何手机使用越久,反而越难感受到快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日益增多,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碎片化时间。购物、付款、社交,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恩斯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16至30岁之间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2小时,其中中国用户更是高达3.9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每天至少会花费四个小时在手机上。

伴随着这样的现象,我时常收到这样的提问:每天沉迷于手机,心情低落,该如何戒掉手机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通常,手机上的游戏和视频是占用我们大块时间的主要元素。心理学家米哈(MiihalyCsikszentmihalyi)指出,人们追求快乐的本质是为了快乐本身,而其他目标(如健康、金钱、权力等)只有在被认为能带来快乐时才会被人们所重视。玩手机不需要动员任何兴奋细胞,它紧密贴合了人类最原始的短暂快乐。米哈里提出的“福流体验”(Flow Experience)理论,描述了人们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会进入一种全身心投入、忘记时间流逝的境界。这种体验的特点是:活动是我们自主选择的;难度适中,不会让我们感到无聊或无法达成;目标明确,成果得到即时反馈。游戏的设计原理恰好与福流理论相吻合。以王者荣耀为例,这款游戏容易上手,但随着技能提高,升级难度增加,但因为有赢的希望,让人欲罢不能。游戏结果的即时反馈,通过升级和金币来强化刺激。而学习和工作,则远没有那么吸引人。

对于那些沉迷于看剧刷娱乐新闻的人,他们缺乏自制力,时间管理能力较弱。在智能化时代来临之前,我们总会因为某些事物的停止暗示而停止,比如看杂志、看电视。但现在,手机就像是一个塞满信息的小盒子,无数东西等着我们去检阅,虽然大部分是无效信息。手机里的各大视频app,剥夺了我们的停止暗示。从2007年iPhone问世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最新调查显示,十年间,我们花在睡觉和工作上的时间并没有太大波动,除去这些基本需求,我们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思考、发展技能、产生创意的绝佳时期。如何对待业余时间,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2007年时,人们的业余时间还能保留在5个小时左右,但到了2017年,只剩下不到2小时,超过84.5%的人将这段时间用在了手机上。

长期沉迷于手机的人,内心真的感到快乐吗?结果恰恰相反,因为虚拟世界产生的一切反馈都只是暂时的联系。玩手机的时候,我们不会进行“刹车”。当一个人的自制力有限,停止暗示又被剥夺,就会陷入大脑不断被刺激的恶性循环。要想避免这种糟糕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停止暗示。比如设置一个停止规则,而不是试图抵御诱惑。当你的大脑逐渐适应这些规则,拿起手机的时候,它就会发出停止暗示。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停止暗示,才不会被汹涌的信息潮流所淹没。

二、为何晚上困倦时更想玩手机?

晚上困倦时想玩手机是一种心理状态,即所谓的“手机依赖症”。内心压力大、精神空虚的人们容易通过玩手机来释放自己。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麻痹自己。然而过度依赖手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病态的表现需要面对和解决内心的困扰和压力问题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困境如与他人交流、进行运动等。

三. 为什么晚上睡觉时玩手机会让人变得忧郁?

阅读有趣的情节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开心;反之长时间的伤感情绪可能会引发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严重时需要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关于“人越多越兴奋”的心理现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人群中感到更加活跃和兴奋。当人数增多时,人们更容易感受到热闹的氛围,特别是在讨论问题或遇到共同话题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性格特点偏向外向,喜欢与他人交流,享受思想碰撞和灵感的产生。

兴奋是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无论是机体代谢还是功能活动,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者从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变为强烈的活动状态,都可以称之为兴奋。这种状态变化不仅出现在生物机体中,也可以用来描述人们的情绪状态。当人们处于兴奋状态时,会表现出各种生理反应,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excited”这一英语词汇也能很好地表达这种状态。

“人越多越兴奋”的心理现象与人们的社交需求和性格特点有关,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过度的兴奋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适度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也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责任编辑:小淘)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