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在大学课堂,特别是在思想政治课堂,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普遍问题。这一现象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了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二、具体原因剖析
1. 教师因素:
- 教学内容枯燥、课程缺乏吸引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环节等,是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
- 部分教师对课堂秩序约束不严,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视而不见,导致更多学生精神游离在课堂之外。
- 教师的人格魅力、备课充分程度、普通话标准程度等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 学生因素:
- 学生自控力弱,对手机产生严重依赖,即使在课堂上也难以抵制玩手机的诱惑。
-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在课堂上听不懂,从而放弃听课。
- 其他事情的影响,如学习压力大产生的逃避心理、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喜欢所学专业等。
3. 环境因素:
- 软环境方面,学校班级的学风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产生间接影响,周围同学玩手机对其他同学产生直接影响。
- 硬环境方面,教室的固定桌椅设置对玩手机的同学起到遮蔽作用。
- 课堂设备老化,如投影不清晰、话筒声音小等也是影响学生听课的一个因素。空调设备供给不足,天气炎热和寒冷时也容易使学生选择玩手机。
4. 制度因素:
- 监管制度不足,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提醒,且摄像监控主要用于提醒教师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对玩手机的学生没有惩处措施。
- 考核制度更多针对出勤率,对听课效果没有直接指标考核,导致学生出现“身在教室,心在手机”的现象。
- 课程安排方面有时过于紧凑,学生因过度疲劳或犯困而选择玩手机。
二、学生为何喜欢在课堂上玩手机
1. 手机综合症:现在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就是对于手机的过分依赖。
2. 课程内容无聊:当课程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时,学生会选择玩手机来寻找乐趣。
3. 表达不满:有些学生可能通过玩手机来表达对老师或课程的不满。
4. 临时事务处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可能是为了处理一些紧急事务或操作。
三、为何有人即使在禁止玩手机的课堂上也玩手机
除了上述原因外,大学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大学的课程越来越倾向于素质教育化,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而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社会压力的减轻也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与未来职业的关联度不高。自制力不足和内心空虚也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之一。手机功能的强大和便捷性也使得学生难以离开手机。如查看时间、签到、社交等都在手机上完成,同时手机游戏的设计也容易让人上瘾。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上课玩手机
1. 正确看待手机角色:手机在生活和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学习带来便利与快乐。但在课堂上过度使用手机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2. 提高学生自控力: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是解决课堂玩手机问题的关键之一。同时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爱好或使工作变为爱好也是有效的方法。
3. 改善学习环境:包括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课堂环境如减少噪音干扰等;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同时教师也应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惩处以确保课堂秩序的稳定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手机影响学习和生活。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我们身为大学生,必须明确区分网络和现实。尽管手机充满诱惑,但它终究是虚幻的。我们已经成年,必须学会为自己和未来的道路负责。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将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寻找并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大学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时光,我们应该学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和计划,通过多重途径汲取知识,发展精神文明。有理想有追求,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不因迷茫空虚而沉溺于手机,而是拓宽视野,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