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屏手机的技术现状与前景
全面屏手机已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趋势。自米MIX全面屏概念机的推出以来,全面屏手机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为什么说全面屏手机中看不中用呢?我们来探讨其背后的真实原因。
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多年,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手机外形设计上,现在基本上大同小异。每一次手机屏幕的变革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全面屏手机是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个广泛定义,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
虽然手机厂商们一致看好全面屏手机,其外观效果和美化效果也非常出色,但在实际使用中,全面屏手机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采用全面屏设计会显著提升生产成本。全面屏的技术难度不仅仅在于屏幕与机身的完美贴合,更因为屏幕边框上依附的控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屏占比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碎屏风险的提高。
在成本和产能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全面屏手机的换屏成本也很高。以三星S8+为例,第三方换屏成本已经高达2000+,官方更贵,换屏不如换新手机。全面屏牺牲了成熟技术,如前置摄像头、光传感器、正面扬声器、正面指纹识别等。有些全面屏手机可能连最基本的通话功能都不能保证。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屏幕比例,目前许多安卓、苹果手机APP还未对全面屏进行适配。这导致用户在使用App时不得不忍受上下黑边。全面屏手机容易出现误操作,如打游戏时握持手指容易误触屏幕,影响使用体验。
随着全面屏手机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些问题也会逐渐解决。就目前而言,全面屏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全面屏手机的普及率及其趋势
自从iPhone X发布后,全面屏手机开始大规模爆发。2018年发布的智能手机,不论高端还是入门机,几乎都采用了全面屏设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据统计,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智能手机将近4.2亿部,其中全面屏手机就占到了1.8亿部,普及率达到了40%。三星以28%的份额位列第一,几乎垄断了AMOLED全面屏面板。国内的天马微电子在LCD领域则是排名第一。
其他厂商在OLED领域不能与三星抗衡,但在LCD领域情况不同。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企业在全面屏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苹果刘海屏的设计让众多厂商纷纷效仿。
## 全面屏手机的普及与潜在缺点深度探讨
如今,全面屏手机普及程度超乎想象。以三星为例,其AMOLED屏幕在全球独领风骚,Notch全面屏表现尤为亮眼,市场份额占比高达约47.1%。在这股全面屏的热潮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存在的缺点。
### 三、全面屏手机的实际困扰
1. 全面屏手机虽然外观美观,但实用性能如何?边框过窄导致屏幕失去边框保护,一旦手机不慎摔落,后果可能是残酷的。更换屏幕的价格往往超过千元,让人欲哭无泪。
2. 使用体验方面,根据小胖的使用反馈,三星S8误触问题虽部分得到解决,但在某些场景下仍频繁出现误触情况。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误触可能会成为令人沮丧的缺陷。
3. 手机贴膜也是全面屏的一大痛点。水凝膜不靠谱,钢化膜虽然可行,但贴全屏钢化膜容易出现不耐摔、不耐碰的问题,且容易与手机壳产生挤压,出现白边现象。购买全面屏手机后,可能需要做好不贴膜的打算。
### 四、全面屏手机的潜在缺陷探讨
1. 当前所谓的全面屏手机,只是超窄边框设计,屏幕占比超过85%,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屏。由于屏幕增大,若电池技术未有重大突破,可能带来糟糕的使用体验。
2. 全面屏手机容易出现误触问题。这是因为超窄边框设计导致手掌容易触碰到屏幕,引发误操作,影响使用体验。
3. 在软件适配方面,目前仍有部分软件未能完全适应全面屏设计,可能导致各种问题。部分软件使用时需要接受大黑边的存在。
4. 全面屏手机屏幕易损坏,维修成本高。全面屏手机为了追求高屏幕占比,牺牲了屏幕的保护性能。一旦手机受到硬物挤压或摔落,屏幕很容易碎裂。而维修费用高昂,甚至可以与购买新手机相当。
全面屏手机在普及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用户在追求美观的也需要关注其实际使用中的痛点和潜在缺陷。